农业技术
水稻病害一棕干病
类别:农业技术 发布时间:2022-05-02 浏览:205
病名 棕干病布朗leaf blight 传播途径 发生环境 病原体是病菌、杂草或种子,当温度和湿度升高时,通过紫囊或菌丝进入紫囊或真菌,形成紫囊或分源,成为主要传播源。 叶子或茎的入侵是通过
病名 棕干病"布朗leaf blight"
传播途径
发生环境 病原体是病菌、杂草或种子,当温度和湿度升高时,通过紫囊或菌丝进入紫囊或真菌,形成紫囊或分源,成为主要传播源。
叶子或茎的入侵是通过气功进行的,稻谷或穗是通过表皮进行的。
发病从叶子成熟时开始,在下雨或湿度高时发病增加,多给氮肥,发病会更加严重。
病原体的入侵水温为24~26°C,分源孢子的比酸主要在夜间进行。
在包装中,棕色叶干病的发生是品种之间的许多差异,一般来说,一般品种(紫尼卡型)品种比统一系统(印地卡型)品种或统一系统X一般品种具有抗性,已知比田稻(稻草)具有抗性。
疾病症状 叶子上形成许多棕色或红褐色的不正瓶盘,或从叶子的末端或边缘变成暗褐色或灰褐色。
从叶子的末端或边缘形成的瓶板主要以斑纹或云状出现。
当疾病进展时,病班会合并成一个,然后变大,然后干涸。
如何操作 - 避免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提供太多的氮肥。
- 以注册药物进行及时管理。
上一篇:虫害介绍一,稻叶虫
下一篇:水稻病害二 棕色菌核病